践行地质报国使命担当 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

——武汉地调中心党员干部职工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作者:刘正涛 发布时间:2022-10-2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连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广大党员干部职工通过收听收看电视直播、网络媒体自学、集中学习交流等方式,深入学习领会报告精神。

大家纷纷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内涵丰富,站位高远,催人奋进,是指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献。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发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推动地质调查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心副总工程师,基础地质室主任、党支部书记,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 牛志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回信中也明确指出,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中南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有利,是我国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矿产的重要产地,钨锡、铅锌、锑、磷等矿产探明的资源储量位于全国前列,矿产资源禀赋特征决定了我们在中南地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要有所作为。中南地区地质调查和勘查工作程度都比较高,如何形成重大突破,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勘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我们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开拓创新,既要继承更要突破,要深入分析中南地区主要成矿区带和重点调查区的基础地质资料,系统梳理每个重点调查区制约找矿的关键基础地质问题,与华南地区地质科学前沿问题相结合,以问题为导向,精准部署和实施地质调查工作。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需要凝才聚力,制约找矿的关键基础地质问题落到图幅中后,就要依靠项目组团队的力量,让团队每个人体会到“地质调查的过程就是科技创新的过程”,感受到是走在地质调查的前沿,增强使命感荣誉感,积聚力量实现中南地区找矿突破,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新贡献。

水资源与水文地质调查室主任、党支部书记,长江流域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监测工程首席专家,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地质人才 黎清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听完后倍感自豪、备受鼓舞。报告提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我们地质科技工作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报告对青年人才发出号召,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殷殷嘱托,催人奋进。

作为青年地质工作者,我们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把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与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重要回信精神结合起来,立足国民经济主战场,围绕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新需求,在中南地区扎实开展地质资源与环境效应调查研究,重点在战略资源潜力评价、长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响应、地质碳汇潜力评估、清洁能源与健康地质等领域主动担当、开拓创新、奋力作为,做新时代起而行之的徒步人,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国土空间综合研究室主任、党支部书记,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地质调查工程首席专家,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 赵信文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报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深切感受到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成就彪炳史册、蓝图催人奋进。作为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工作者,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立足中南地区,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做好地质调查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的新事业,充分刻画国土空间自然资源数量、质量、生态禀赋条件,识别重大地质安全风险,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优化开发提供基础支撑,谱写地质调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新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北部非洲地质调查合作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中国地质调查局北部非洲矿业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 胡鹏

盛世中的盛事,在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通过电视、网络跟踪收看党的二十大盛况,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我们感到无比振奋,更加坚定了我们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的信心和意志。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作为长期在境外从事“一带一路”公益性基础地质调查的地质工作者,党的二十大报告让我们倍感振奋,更加深切感受到了肩负的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和使命。报告提出反对保护主义,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中国愿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更加坚定了我们扎根北部非洲,开展矿业投资研究的信心和决心,大家都鼓足了劲要创造出新的成绩。下一步,我们将更加认真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重要回信精神,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新贡献。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指导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 付小林

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等。为筑牢新时代三峡库区地质安全防线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作为地质灾害工作者,深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保证大国重器三峡工程安全运行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质安全是基础性安全,保障三峡工程安全运行就是为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和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做贡献;地质灾害防治事关移民城集镇、重要基础设施和人民生命安全,对于提升以安全感为前提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意义非凡。我们将更加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深刻内涵,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强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做好地质安全防范的具体行动,为筑牢库区安全防线继续努力奋斗。

能源地质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党支部书记 张保民

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心潮澎湃,备受鼓舞。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予的殷切期望,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工作一以贯之的重视。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弘扬地质“三光荣”精神,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贯穿到本职工作的各个环节,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以湘中地区作为页岩气重点调查区,夯实基础调查,加强科技攻关,统筹规划下一轮各个油气项目,形成合力,力争在湘中地区实现更多的页岩气发现或突破,打造湘中地区页岩气资源基地,提交优质招标区块,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心团委书记,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管理第二党支部书记 陈琳

新时代十年非凡巨变,铸就光辉伟业。习近平总书记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科学擘画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蓝图,也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特别是“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的殷殷嘱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厚望,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成就振奋人心、使命催人奋进。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报告精神,深刻把握做好青年工作的重大意义,更加自觉扛起青年工作使命担当,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的新时代地质文化,胸怀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国之大者”,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让青春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矿产地质室高级工程师,湖北省直机关向上向善好青年 秦拯纬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我国能源资源安全面临新挑战的大背景下,矿产勘查工作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不少涉及地矿工作的重点表述,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二十大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对做好矿产勘查工作提出殷切期望和更高要求。

作为一名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通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切身感受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和重大责任。我们将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牢固树立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发挥专业特长,贡献青春力量,全力以赴,深耕细作,积极投身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力做好中南地区战略性矿产资源的调查和评价工作,努力查明资源禀赋,不断提升我国在矿产资源领域的话语权,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新闻